公司新闻
致力于弱电行业中高端产品与先进应用的倡导者
坑洼路变身柏油道,斑驳外墙披上“暖色调”,曾经的“蜘蛛网”不复存在,一个个方便快捷的智能充电桩投入使用……这不是新建小区,而是经开区老旧小区经过“美颜手术”后的真实写照。
“我前年搬到小区的时候,看上去很破旧,各项基础设施损坏严重。你看,自从改造以后,外墙美观又有品质,道路干净又平整,车辆停放有序。小区一下子敞亮了不少,大伙都很满意。”8月7日,谈起焕然一新的小区,昆西社区紫东花园小区居民陈大爷连连点赞。
今年以来,经开区创新构建智慧充电、集约管理、多元共治、长效保障机制,着力破解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“充电难、管理散、参与少”等难题,紫东花园、税务局家属院等5个老旧小区1140户居民的生活环境显著改善,社区治理效能有效提升。
改造过程中,经开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核心,全力推进三项必改内容落地:实施雨污分流改造,对老旧管网全面排查、分段翻新,实现雨水、污水各行其道,破解积水内涝难题;推进弱电入地工程,集中梳理架空线缆,拆除废弃线杆,统一规整入地,消除“空中蜘蛛网”乱象;升级智慧安防系统,加装高清监控、智能门禁和电子巡更设备,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安全防线,让居民住得安心。在完成必改项目基础上,同步推进品质提升工程:对建筑外墙统一粉刷,修补破损墙面,打造整洁美观的楼栋立面;优化社区绿化布局,补植花草树木,增设休闲绿道和口袋公园;翻新破损路面,规划停车位,增设无障碍设施,完善社区功能,让小区环境从整洁向精致升级。全面规范改造细节,落实垃圾分类投放设施,增设公益广告宣传栏,健全物业管理制度,开展环境保洁常态化巡查,推动社区管理规范化、精细化。
“现在给电动车充电方便得很,楼下一扫码就可以了,再也不用从楼上扯电线了,不仅不好看,还不安全。”正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李大姐说道。
电动车充电是诸多小区面临的难题。经开区统一规划布局,整合闲置用地、拆除违建,在5个小区统一规划建设了850个智能充电口,新增185个车位及35个专用充电车位,并配备智能管理系统,居民通过手机APP实现扫码充电、预约、远程监控,彻底根除“飞线充电”现象。同时,充电棚采用阻燃材料,配备独立烟感报警、干粉灭火器,并与社区消防控制室联动,构建起“预防—预警—处置”全链条防护体系,再加上光伏发电,实现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,降低居民成本,提升能源效率,居民普遍反映充电方便又安全。
创新“大物业”统管机制,提升服务效能。经开区打破原有分散管理格局,创新引入“党建引领、社区统筹、企业运营”的大物业模式,整合资源统一管理,由专业物业公司对5个小区实施一体化管理,投入资金升级硬件,安装高清监控35个、太阳能路灯120盏,改造雨污管网2200米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实行“15分钟应急响应”,年均高效处理报修超500件,满意度达99%。优化服务供给,推出“基础服务+增值服务”套餐,基础服务涵盖保洁、绿化等,增值服务提供快递代收、家政等,满足多元需求。健全协商机制,建立“物业—居民联席会”,动态调整服务与收费标准,确保“质价相符、共建共享”。
为激发自治活力,变“要我改”为“我要改”,形成“决策共谋、发展共建、建设共管、效果共评、成果共享”治理闭环。经开区还构建“党组织+议事会+居民”三级联动机制。昆西社区首创“三会制度”:党小组每周“微议事”解楼道琐事,党支部半月联席会商小区难事,党总支每月协商会定社区大事,高效解决民生问题23件。同时,改造后成立“居民自治监督小组”,定期检查物业服务质量,提出改进建议12条均获落实。
“老旧小区改造,改的是环境,暖的是民心。我们将继续把居民利益放在首位,着眼长远,建立健全‘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、居民自治’长效机制,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,让居民不仅‘住有所居’,更‘住有优居’。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记者 王莹有没有PG电子的热门游戏合集推荐?有没有PG电子的热门游戏合集推荐?